@王斌:天馬運動一個平臺等于一整個運營團隊,再大的單子也拿得下,再急的活動也跟得上。
做團購生意五年,從幾十件的小團購,到幾十萬元的大訂單,王斌的運動品生意蒸蒸日上,與大多數人不同,他一開始沒有選擇爆火的電商賽道,而是精準押注團購業務線。 憑借優質供應鏈資源和多年積累的人脈關系,他快速拿下多個高質量的團購客戶,敏銳的商業嗅覺讓他認定,運動團購業務發展潛力巨大。
愛好賺來第一桶金 從小單子開啟的大生意
2016年王斌從南京體育學院畢業,回到老家西安后在一家少年籃球培訓機構任職銷售教練。 作為一名熱愛運動的“全能型選手”,王斌跑步、籃球、足球、羽毛球樣樣精通,所以身邊也結識了不少跑團、俱樂部的運動發燒友。 只是王斌沒想到,自己多年愛好竟成了開啟生意的契機。 “當時夜跑群里有個老哥問我們誰有速干衣的貨源,他想訂個30件,淘寶看的太貴、問的幾家工廠量太少不做logo定制,我一看這不巧了嗎,我親戚家開了個小廠,剛好可以做。” 30件,650塊,是王斌團購生意的第一桶金。 這筆訂單雖然不大,卻讓王斌捕捉到了隱藏的生意機會——這些平時一起運動的好友、機構的學員,其實就是最直接、最精準的潛在客戶。 起初王斌都是承接一些小訂單,量不大,對品牌沒有什么特別要求,主要品類還是集中在短褲、速干衣、T恤等產品。 時間長了,訂單量也逐漸穩定,有不少賽事服裝團購訂單找上門,但這類運動服團購有一定要求,不僅要質量好,還得是品牌產品、滿足企業活動或者賽事形象需求。 一開始王斌只能說做不了,可眼看著找上門的訂單白白溜走王斌有些坐不住。 這類團購訂單要做,品牌貨源他自己找!
多品牌、多品類、多方案 團購多面手幫他打開銷路
找貨源難,找品牌、品質、價格都滿足的好貨源更難。 “接單、選品、找貨、做單,所有活兒都壓在我一個人身上,特別是遇到復雜的團購需求,既要速度、又要方案,真的忙不過來。 所以找到天馬運動的時候我就覺得,太省心了,單是在選品、組貨這兩個環節就能幫我節省很多時間。” 王斌之所以選擇天馬運動,不僅是因為平臺本身具備多品牌、多品類、強資源的優勢,更重要的是天馬運動針對團購業務所提供的專業化、系統化服務,真正解決了他的經營難題。 區別于其他公司Excel表單轟炸式的貨品推薦,天馬運動打造了專業的數字化服務平臺,實現平臺多端數據打通,通過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,打造智能化的貨品推薦系統。 客戶只需要輸入預算區間(如300-500元/套)、應用場景(員工福利、賽事團購)、偏好品牌等多維度信息,就能得到3-5套優選方案。 針對更高標準的團購需求,天馬運動還配備了擁有20年行業經驗的運動品專家團隊,提供一對一服務支持,能夠根據終端客戶要求,30分鐘內給出多套組貨方案。 “和天馬合作最省心的一點是服務很全,我只要提供需求,就能按照服裝所用場景,給到不同品牌、不同價位段推薦。” 企業團建、員工福利等需求,平臺會推薦耐克、彪馬、斯凱奇等主流品牌兩件套,價格區間集中在300-500元,適配300-400人的團購場景; 戶外拉練、大型賽事等需求,則可選擇李寧、安德瑪、阿迪達斯等品牌的兩件套或三件套,價格帶覆蓋300-500元、500-800元,滿足上千人規模的采購需求。
目前,天馬運動平臺已建立豐富的貨源體系,品類齊全,SKU豐富,庫存充足,擁有200+運動戶外品牌,800萬+件現貨常態庫存,涵蓋專業運動品牌、運動時尚品牌、戶外運動品牌等各品類運動品,滿足終端客戶各類采購需求。
小程序福利商城 企業大單成交的加速器
從2022年開始,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布局數字化采購,2022年已有超四成央國企數字化采購滲透率超過50%。 當王斌首次接到客戶提出“搭建企業福利商城”的團購需求時,他沒有猶豫,盡管技術、系統這些事他并不擅長,但他意識到——數字化,一定是企業采購發展的趨勢,更是團購商打開大單市場的必備能力。 “我一個體育生,哪里懂什么軟件技術、小程序搭建,但我的直覺告訴我,想要做企事業單位的大訂單,這個服務必須有,哪怕客戶不需要我自己也得有。” 正是這種對趨勢的敏感和對客戶需求的把握,讓王斌堅定投入團購市場。 基于終端企業客戶的具體需求,天馬運動技術團隊提供了定制化小程序搭建服務,并將商城系統無縫嵌入企業內部平臺。員工只需通過專屬入口進入小程序,就能在平臺上瀏覽、挑選符合預算和品牌偏好的商品,自主下單、一件代發。 在王斌看來,這不僅是服務能力的升級,更是他贏得大型客戶信任、拿下高價值訂單的重要加分項。 “商品+服務”一體化的采購解決方案,讓像王斌這樣的團購商家真正具備了服務大型客戶的實力,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,擁有了更強的議價權和發展空間。
從運動愛好中窺見商機,在細分領域開辟出專屬賽道,王斌的成功在于他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把握。
天馬運動平臺豐富資源+數字化賦能,不僅破解了團購業務中的效率困局,更個體創業者具備了服務千人大單的供應鏈能力。
這既是中小商家突圍產業互聯網時代的轉型樣本,也印證了運動產業從單一產品銷售向"商品+服務"生態升級的必然趨勢。